二手车商自爆被同行套路:我掉进特斯拉“个人车主”全损车陷阱
2025-03-14 

某二手车商通过某鱼平台发现山东某小县城“个人卖家”出售一台2021年特斯拉,标价略低于市场价(低3-5千元),声称“原版原漆精品车”。卖家以“全国多人看车”为由要求先付定金,并拒绝提供车辆登记证书,仅提供行驶证(见后图真伪)。

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该二手车商凭卖家提供的行驶证查询车辆记录,显示“无事故、维修记录”,误判为“精品车”。

 

实地交易掉陷阱

次日该二手车商飞抵山东后,原先联系卖家未露面,仅派“弟弟”带车到场。车商现场初检:车辆外观“原版原漆”,车况无话可说(只顾看车,未核实车辆VIN码(车架号)真实性与一致性。)但“弟弟”以“多人抢购”施压,要求立即全款交易,否则开车走人。来都来了,该二手车商在对方激将法下支付全款收车。

来得太快!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根据车辆VIN码(车架号)再查记录,完犊子了,这次显示出来竟然是“全损车”,问题出在哪里?

 

利用PS技术伪造行驶证

原来啊这个所谓的个人卖家,以车主委托帮忙卖车为由,利用PS技术伪造行驶证上面的车辆识别代码数字,利用PS技术伪造行驶证(字体、颜色与真实证件不符)掩盖车辆全损记录,这个说实话有点大意,就现在车商拿车,一般都先让对方提供行驶证,的确没有想过行驶证还敢伪造的,一般用来就是查记录,到了现场再验实车,这个操作的确是个熟悉的配方。

 

 

专业机构鉴定结果

问题又来了,这车的确原版原漆,这全损车又出在哪里方面,带着疑问,紧急联系了验车帮山东潍坊鉴定中心,经过验车帮工作人员初步勘验分析,车辆底盘电车包整体存在拆装痕迹,且电池有明显磕碰痕迹,(电芯)应该受到了损伤,同时后尾还存在进水痕迹

遂对电池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该车在满电状况下续航严重衰减(满电仅200+公里),好了,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不排除是电池损坏走了全损,后续拍卖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故事。

骗局关键点分析

  1. 伪造证件
  2. 利用PS技术伪造行驶证,掩盖车辆全损记录。
  3. 规避登记证书查验,降低买家警惕性。
  4. 心理施压策略
  5. 虚构“多人抢购”场景,制造紧迫感,迫使买家快速决策。
  6. 交易时由“非车主”出面,切断直接沟通渠道。
  7. 信息核查漏洞
  8. 该二手车商仅依赖卖家提供的行驶证查询记录,未通过第三方平台或VIN码独立核验车辆历史。
  9. 未委托专业验车师陪同或是提前代检,车商初检流于表面(未检测电池、底盘等核心部件)。

教训与防范建议

  1. 严格核验证件真实性
  2. 要求卖家提供行驶证、登记证书、保单原件,并通过交管APP或线下车管所验证真伪。
  3. 对比证件字体、公章、纸质等细节,警惕PS伪造。
  4. 深度核查车辆历史
  5. 通过VIN码在第三方平台查询维修、出险、全损记录,不依赖卖家提供的信息
  6. 重点排查“异地小城市低价车源”,此类骗局高发。
  7. 拒绝高压交易
  8. 对“催促付款”“多人抢购”话术保持警惕,坚持按正规流程验车、签约。
  9. 交易时要求与车主本人面谈,核实身份与车辆权属。
  10. 专业检测必不可少
  11. 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池、电机、底盘、保险盒等核心部件进行检测,尤其关注泡水、事故痕迹。
  12. 新能源车需重点检测电池健康度(如使用OBD诊断仪读取数据)。

总结

该案例暴露出二手车交易中信息不对称、证件伪造、心理操控等多重风险。买家需强化“先验车再付款”原则,结合技术手段与专业服务,避免因“低价诱惑”落入陷阱。新能源二手车(如特斯拉)因电池维修成本高,更需谨慎核查!